010-58930844/45
Publications-report
当前位置:首页 > 书刊报告 > 研究报告 >
研究报告

新中式建筑的复苏——六大派系

发表时间:2019-09-20    浏览次数:次   来源:兰德咨询

传统的中国居住建筑,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与现代住宅的功能要求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比较大的矛盾。

1568965912725300.png

伴随着国家经济增强,民族观念越来越明显,“中国元素”这一符号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逐渐逐渐扩大,人们开始从纷乱的“摹仿”和“拷贝”中整理出头绪:运用传统的中式建筑元素和现代建筑手法的结合运用,从而产生的一种建筑形式—新中式建筑。

相对比中式建筑,新中式建筑在沿袭中国传统建筑精粹的同时,更加注重了对现代生活价值的精雕细刻。其设计风格既保持着传统建筑的精髓,又有效地融合了现代建筑元素与现代设计因素。“新中式”并不是单纯地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寻求切入点,也不是刻意地描述某种具象的场景或物件,而是通过中式风格的特征,表达对淡雅含蓄、古典端庄的东方式精神境界的追求与向往。只想在东方诗意之美里酣睡。崇尚自然,清新简洁,从居住者的需求为主,打造出舒适休憩之地。现代简洁的新中式卧室,让人感觉非常舒服,新中式不在繁琐,重在搭配的韵味。

 1568966048968860.png 

最早新中式建筑出现在80年代四合院,第一批商品房的出现是近代十五年的事情,流行新中式居住建筑是在2002~2005年开始的。

一、传统风格的建筑

西安院子依山傍水,三重自然山水庭院景观,山、水、园、林、街、巷、院、景、亭、台、廊、轩,处处传承中国园林精粹。手工宅院按大“田”字和小“田”字自然布局,精雕细琢,户户泉水环绕,和美而居。其工法精细独特,保留原汁原味;砖石雕刻匠心布局,巧夺天工。

1568966131314863.png

广州清华坊采用中式民居形式,有前庭、天井和后院,将大量的绿化和环境布置融入宅院本身,宅院建筑、围墙、门坊、街景将完全从民居中提取元素,再辅以现代建筑材料画龙点睛,使整个院区既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清晰的历史文脉,又不失现代感和舒适感。

1568966192896653.png

北京观唐一直在诉求就是“院落”之美。建筑庭院都只能限于不大的一方形用地内,江南园林的自然与幽雅,合庭院的丰富与变化,延续与发展,而庭院之美则进一步表现在建筑立面对庭院的围合上,在这种空间的界面上,材质、虚实、质感、层次都被仔细考量、精心设计,更胜于建筑空间的是庭院空间、利用植物、自然光线、天空色产生的更为丰富的空间体验。

1568967027179657.png

中国院子,青砖黛瓦、木门铜锁,小桥流水、树影婆娑,那是记忆里的中式院落体现了人们超宇物质至上的对于精神空间的极致追求。

1568967714111383.png

青晨涵璧湾花园,简洁但是不缺乏韵味的院子,室内空间布局上强调很强的轴线感,地库采光井,结合院墙设计,小区入口中式大门具有很强的尊贵感,木作和石材的比例比较合适。结合建筑及院墙打造丰富的街巷空间,设计有仪式感的入户空间,调整木材与石材的比例,尽量不出现太多的木作达到中式的韵味,从院门到入户,具有强烈的轴线序列,合院景观适当采用不同的院落主题。

1568967808115088.png


二、现代中式风格

上海九间堂

现代居家无需繁复的装饰同样可以彰显不凡的空间气度,设计过程中,在其突出实用主义的生活特点外,在立面造型上融入了一些现代中式时尚的元素在立面,将现代中式元素与建筑空间巧妙结合,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打造富有时尚气息的现代空间,从而使整个空间弥漫着时尚,舒适,温馨的氛围。

1568967575545944.png

苏州国瑞熙墅

大观园有别于一般的苏州园林。如果说北京皇家园林、苏州园林代表了古代实体园林的最高成就,大观园不仅有江南园林的诗情画意、文人情怀,依照皇家园林的规制来建造。

1568967605960039.png

三、中式建筑的年代特征

1.唐朝建筑

建筑柱础矮平,柱身矮,举折平缓,斗拱尺度宏大,建筑出檐深远,整体造型舒展大气。

1568967874241279.png


2.宋朝建筑

柱身加高,举折变陡,斗拱相对减小,补建铺作数量增加,屋顶组合多样化,装饰丰富多彩,雕刻精美,建筑呈现秀丽,精巧的特点。

1568968021123841.png


3.清朝建筑

色彩和纹理更加丰富细致,殿顶高徒,屋面弯曲大,两翼角上翘,斗拱更小了,朵数增多了,追求细致多彩的装饰。

 1568968193106421.png

四、中式建筑六大派系

1.皖派建筑

皖派建筑的尊贵在于它优雅了千年的徽派居民。

1568968305424895.png

青瓦白墙,砖雕门楼,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

1568968366125506.png

皖派建筑多建于山间开阔处

皖派建筑便于细节处合鸣情愫

徽派建筑风格以民居、祠堂和牌坊闻名遐迩,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

1568968429767041.png

小桥流水桃源家,粉墙黛瓦马头墙

这是对徽派建筑最为形象生动的描述

可以看出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标志

1568968613447616.png

徽派民居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高墙围护,雨天落下的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入天井,俗称“四水归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

祠有总祠、支祠之分,一般规模均较宏大,由山门、享堂、寝殿等多进集组而成,梁架雄伟,“三雕”绝妙,富丽堂皇

2.苏派建筑

苏派建筑的其显著特征之一为园林式布局。苏派居民以南向为主,这样可以冬季背风朝阳,夏季迎风纳凉,充满了江南水乡古老文化的韵味。脊角高翘的屋顶,加上走马楼、砖雕门楼、明瓦窗、过街楼等。粉墙黛瓦,轻巧简洁、古补典雅,体现出清、淡、雅、素的艺术特色。  

1568968828164854.png

中国传统园林布局追求曲折之致的理论:园林式布局讲究结构,布置曲折幽深,直露中要有迂回舒缓处要有起伏,中国传统园林布局讲求一个“藏”字,藏而不露。

1568969538637774.png

苏州古典园林,本为私家或宗祠等的旁宅、堂边的“避嚣烦”、“寄情赏”、“达清幽”的游憩之所。故其造园设计,不崇庄严伟大,而求幽静精巧,布局不重对称,规划因地制宜,随宜曲折,引人入胜。

1568969564789159.png

3.京派建筑

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独立,到皇宫王府,小到平民住宅,每一处雕饰,每一笔彩绘,胡同四合院也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要素之一,

1568969613448821.png

四合院的选址、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着源远流长的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特定历史条件下,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

1568969626278673.png

四合院凝聚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共同的记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院内亲切宁静,有着古朴浓厚的生活气息。

1568969638290464.png

闲暇时刻,邀三五知己在院中把盏言欢,不亦乐乎。不论是何种建筑派别,都离不开匠人们历时数年的精心雕琢,一砖一瓦之时,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都凝结着匠人文化的精粹。

1568969650498824.png

不仅集中国古韵之大美,更以原汁原味的中式建筑特色,凸显着属于中国独一无二的繁华盛景。

1568969667236674.png

 

4.闽派建筑

 闽派建筑的源远流长,极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宋元时期就传承至今的土楼和马鞍墙,驾轻就熟的生土夯筑技术,在土楼上被运用到巅峰之境,堡垒式的建筑设计,就算是现代看来依旧固若金汤,而作为封火墙形式的马鞍墙,亦是闽派建筑的标志性元素,有三大作用:围合庭院、御风防火、祈福镇邪。

1568969797480880.png

闽派建筑将源远流长的生土夯筑技术发挥到极致,单体建筑规模宏大,形态各异,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建筑风格独特,工程技术高超,文化内涵丰富。作为在世界建筑上都独具特色的大型群居建筑,土楼大多就地取材,或依山傍水或沿循溪流。风格古朴粗犷,形制古风奇特,与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相得益彰。

1568969808128432.png

闽派建筑尤为注重轮廓上的线条变化,这一点在马鞍墙上尤为明显。在材料上,马鞍墙多是用土筑的,也有是用砖砌而成;在造型上,高出屋顶的山墙部分被作为平行阶梯形、弓形和马鞍形,观之形,如行云流水,自然美观, 远远望去,好似南方亭阁之翼角, 玲珑而俊秀。在围墙的转角部分往往作些变化与山墙部分呼应。也有的在同一建筑中出现几种不同形状,在造型上显得十分丰富。

1568969825974368.png

福州马鞍墙寓意:福州马鞍墙,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在其审美形式的背后,蕴涵着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宗教信仰和民俗区域的姐妹文化。马鞍墙除了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外,还隐藏着吉祥的祈求夙愿。吉祥文化是人们在面对死亡、痛苦、灾难等现象时,用形象和色彩构成艺术语言消灾祈福,人们看到结满种子的果实,就会联想到丰收、多产、幸福等象征意义,把它做成一种图形或事物,就成为具有巫术性的祈愿对象。对于无法预料的种种灾难和不幸,认为是现实中没有见过的怪兽引起的,因而创造出形态奇异的幻兽,如龙、凤、麒麟、半狮半鹫等怪兽,来作为辟邪之物。

1568969862756412.png

5.晋派建筑

晋派建筑的尊贵,在于它气势恢宏的乔家大院: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瓦磨合、城楼细做。六个大院三百多间房屋错落有致,展现出晋商的稳重大气,严谨深沉。

1568969966244678.png

晋派建筑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山西的城市建筑,这是狭义上的晋派建筑。山西历史上有晋商闻名天下,勤劳的世代晋商在积累无数财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晋派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晋商的品格:稳重、大气、严谨、深沉。其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瓦磨合,精工细做,所蕴含的文化和精神是一笔无与伦比的财富。

另一类是陕北及周边地区的窑洞建筑,这也是西北地区分布最广的一种建筑风格。黄土高原的祖先们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壮大起来的,千百年来,无论社会怎么变革,都未能撼动窑洞在陕北的主导地位。

1568970110960383.png

窑洞选择了黄土高原,黄土高原选择了人,人也选择了窑洞,这种 " 天人合一 " 的自然辩证法法则,隐藏着不可言破的玄机。

窑洞冬暖夏凉,天空瓦蓝透亮,空气神清气爽。这片古老而神奇、深沉而雄健的黄土地,窑洞用她那宽广的胸怀、真挚的情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陕北人。

不论是何种建筑派别,都离不开匠人们历时数年的精心雕琢,一砖一瓦之时,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都凝结着匠人文化的精粹。不仅集中国古韵之大美,更以原汁原味的中式建筑特色,凸显着属于中国独一无二的繁华盛景。

1568970151125295.png


6.川派建筑

川派建筑,即流行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一种建筑风格,为当地少数民族特有的建筑风格。自古川中多山,古时候云贵川地区都统称为入川,他们有着自己的巴楚文化。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致使他们因地制宜,创造出了充满智慧的川派建筑。都说侗寨吊阁,是川派的魂。在川派建筑中以川西吊脚楼、傣族竹楼、侗族鼓楼,最具鲜明特色和代表性,遍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川派建筑的艺术性与实用性,独树一帜。

川西吊脚楼

川西吊脚楼,也叫“吊楼”,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它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呈虎坐形。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1568970207836796.png

南方气候潮湿、昼夜温差大、地面蛇虫等比较多,吊脚楼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脚楼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看似随意,却十分考究,极具地方性和民族性的建筑风格。

1568970222298640.png

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主要用竹子建造,楼室四周围有竹篱,有的竹篱编成各种花纹并涂上桐油。顶呈四斜面形,用草排覆盖而成。以粗竹或木头为柱椿,分上下两层。

下层高约七八尺,四无遮栏,牛马拴束于柱上,专用于饲养牲畜家禽,堆放柴禾和杂物。上层由竖柱支撑,与地面距离约5公尺左右。铺设竹板,极富弹性。上层近梯处有一露台,用竹篱隔出主人卧室并兼重要钱物存储处;其余为一大敞间。楼中央是一个火塘,日夜燃烧不熄。

1568970236125958.png

侗寨鼓楼

侗族鼓楼是侗乡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座座鼓楼高耸于侗寨之中,巍然挺立,气概雄伟。

1568970254123320.png

族民间有“建寨先楼”之说。每个侗家至少有一座鼓楼,有的侗寨多达四五座。

历史上,鼓楼均悬有一面牛皮鼓,平时村寨里如有重大事宜,村民便登楼击鼓、召众商议,如遇火灾、盗贼,同样也击鼓呼救,一寨击鼓、别寨响应,犹如烽火台,足见古代川中人民在建筑中的“安防”设计。

1568970267766180.png

侗寨鼓楼,一般高20多米、11层至顶,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撑。楼心宽阔平型,约10平方米见方,中间用石头砌有大火埚,四周有木栏杆,设有长条凳,供歇息使用。楼的尖顶处筑有葫芦或千年鹤,象征寨子吉祥平安,楼檐角突出翅起,给人以玲珑雅致,如飞似跃之感。因此,侗家人对鼓楼、长鼓特别喜爱。

1568970281135421.png

飞阁垂檐层层而上呈宝塔形,瓦檐上彩绘或雕塑着山水、花卉、龙凤、飞鸟和古装人物,云腾雾绕,五彩缤纷,侗寨风光可谓十足。

1568970300920019.png


上一篇:浅谈新中式建筑立面构成
下一篇:社区健身跑步道的设计关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