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8930844/45
newsgd
当前位置:首页 > 兰德观点 >
兰德观点

都说“房地产赚钱的逻辑变了”,到底变了什么,又如何应变?

发表时间:2022-03-14    浏览次数:次   来源:兰德咨询
近年来,地产老板们感叹最多的就是“房地产赚钱的逻辑变了”或“企业发展的逻辑变了”。而且无论是年会上的领导讲话,还是财报里的“致股东”中,都会出现这话。

如果是几年前说这话,还是危言耸听的话,随着一些房企接连暴雷,想必有切身体会的企业已越来越多。
那么,到底“房地产赚钱的逻辑变了”什么,如何应变,这些问题可能有人还没太想清楚,因此有必要梳理一下。
一如既往,对任何问题的探讨都要跳出自己立场,要有全面、系统、结构化思维,避免屁股决定脑袋。当然,读这篇文章的人也要抛掉主见,如果仍活在自己的思想世界里,认知会很难突破,正所谓“干掉你的,从来不是你不知道的东西,而是你以为你知道的东西。”
在与一些房企就此话题深入交流后,大家有以下几个共识。




1冲规模就缓缓吧,冲利润才是关键

企业的增长方式有规模速度主导和质量效益主导。
过去多年,在榜单和白名单的刺激下,很多房企,尤其是民营房企,大都是规模速度主导。虽然有些房企有意回避规模速度这几个字,但在老板的内心深处,还是想通过冲规模,让排名向前、向前、再向前。
这也无可厚非,因为市场好的时候,但凡不甘心“凭什么我们就不行”的,都会优选冲规模。这其中,坦率地说,我们兰德咨询也是助推者之一。当然排名机构,以及曾笑话合生、中海、龙湖排名滑落的人,也难辞其咎。
但问题是现在市场变了,最大的变化是市场规模增速降下来了,如果再冲规模,难度会比过去大得多,而且资金端也不支撑。
所以还是明智地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方式吧,而且越快越好。
所谓质量效益型增长方式,简单来说,就是追求发展质量,将效益放在第一位。其中后者,用一句话说,就是多想想怎么赚钱。
未来,即使市场回暖了,因为各家都要跑量换现金流,市场竞争必定会非常激烈,甚至惨烈。所以在未来,如何保利润和提高利润是转变增长方式后的第一要务。
于是这就延伸出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向管理要效益,想产品要效益,向服务要效益。进而延伸出下一个问题:如何重新谋划企业发展战略,如何全新制定以赚钱为导向的冲利润(而不是保利润,也不是高利润)专项战略,如何绘制出利润额及利润率(而不是销售额及增长率)曲线,以及如何相应地调整经营策略。
调整增长方式后,将规模保持在适合自己的最佳区间,将精力放在怎么做大利润上,其实也挺好的。
我们在为一些房企调整战略规划时,经常说的一个比喻是: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举重的,现在能举起多少,今后又能增到多少,总有一个最适合自己、不轻松也不被压垮的区间值。这个区间值,就是未来的规模目标,而心率、体脂率等就是未来的质量效益目标。




2. 高杠杆不行了,但高周转还是必须的

过去多年,绝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业绩快速增长的,特别是已暴雷和可能暴雷的,都是高杠杆支撑着的高周转模式。
关于高杠杆,重点强调两点:
第一,房地产开发的特点和房地产金融化的属性“先天”决定了房地产企业必然有加杠杆的基础和动机,所以正如在《对房市未来走势和房企未来发展的10点新思考》中所说的,身为市场主体的房企,特别是民营房企,天然具有加杠杆的内驱力,所以说“加杠杆是结果”,杠杆高低的唯一区别是企业是否有能力加杠杆。不信的话就等着瞧,看看融资环境改善后,行业企业是不是还会再加杠杆——肯定会的!因此,说“房地产去金融化”根本就是人云亦云的伪命题,准确地说应该是不宜过度金融化。
第二,同时必须认识到,“三道红线”后 ,特别是一些房企接连暴雷和债务违约后,支持高杠杆的基础其实已经不存在了。当然,适度杠杆仍是必须的,也是必然存在的,“度”就是三道红线规定的三个数值。
问题是,在很多缺乏独立思考习惯的人的认知里,把高杠杆想成去杠杆了,甚至把高杠杆等同于高周转了。特别是后者,简直是悲哀。
关于高周转,可以公开而自信地说,兰德咨询是业内最早倡导高周转的,网络搜索结果足以证明这一点。在《关于高周转的十大误解》等文中曾反复强调,高周转与高杠杆是两回事,高周转约等同于高效率;高周转也不是指计划节点的快节奏,而主要指现金流的高周转。毫无疑问,高效率、现金流高周转是无论何时都必须坚持的,所以高周转怎么可能舍弃不要呢?

要说舍弃的话,应该舍弃的是高杠杆支撑的高周转,而不是高效率和现金流高周转。





3向价值链要效益重于向管理要效益


房地产赚钱逻辑的变化,除了以上说的要尽快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方式和赚钱、冲利润导向,并尽快调整为“适度杠杆的高周转”模式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是转移利润增长点。

必须承认,过去多年,房地产企业赚钱主要靠的是土地红利和市场红利。基本操作是,拿地后,从设计到施工,每个环节几乎都是外包。正因如此,几乎每家企业都养了一批管理型“甲方”代表团。而为了管理好管理型团队,又不得不经常调整优化组织机构和制度流程。结果可以发现,很多企业不缺指挥乙方的甲方代表,而缺亲自做事、能做事的人。而且还有一个规律:暴雷的企业,不仅都曾以高杠杆能力为荣,而且也都经常在内部管理上折腾。
这些操作,今后要改改了。
当前,一些企业对“向管理要效益”理解有误,以为是加强内部管理,调整组织结构、管理层级和区域、优化简化流程。这种理解是非常危险的,可能越折腾问题越多。
作为经营性的市场主体,企业必须意识到只有发展才能解决问题。事实也证明,只要企业发展了,效益好了,一些内部管理问题都能自然消解。
那么该如何转变呢?我们建议转向价值链重构。简单来说,就是从原先靠土地红利、市场红利赚钱,转向价值链挖潜,从原先的事事外包,转向环环省钱和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试想,成立自己的客研、产研部门,再组建或收购一家设计公司,而不再是将每个项目几百万、上千万元的设计费给设计公司,产品力基础是不是更为牢固,全年全公司数以亿计的设计费是不是能省下很多?再试想,精装、景观,甚至照明、智能化,如果能做到自己设计、自己招采、自己施工,是不是更出效果、更省钱?
顺着这一思路继续想下去,如果价值链各个环节都能自己做了,而且都能做得挺好,也就能推行内部承包制了,进而不仅能节省大量薪资支出,还能通过对外服务,为公司创造利润,甚至能使公司具备代建或品牌、模式输出的能力。
这才是未来培育赚钱能力的重点,也是向管理要效益的本义。




4产品力和服务力才是根本

地产开发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中,肯定也有附加值和利润贡献高低之别。如果在价值链重构起初不铺排清楚,今后再调整的代价就会很大。
在产研、设计、招采、施工、销售、物管等价值链各环节中,相对而言,位居微笑曲线两端的研发和服务环节,是价值贡献最大的。无论是苹果手机,还是华为、小米,无不将研发和服务作为重点。其实这完全符合企业的本义(企业是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主体),也契合房地产企业的特点。
但遗憾的是,过去多年,很多企业,特别是企业主要领导,都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融资、拿地上,而忽视了产品和服务。即使一些企业提出“提高产品和服务水平”或“提高产品力和服务力”,甚至喊出“将产品力和服务力打造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也大多停留在口头上。不信的话,只要粗略统计一下老板、总裁有多少时间用在产品力和服务力提升上就行了。
对于如何提高产品力,我们在《房地产产品线绿皮书》《房地产产品力报告》中已经说了很多了。在此要说的是,要提高产品力,还是要从客研、产研入手。特别是客研,是提供产品力和服务力的首个动作,必须要扎扎实实地做好,而且要方法得当,避免事倍功半。这也正是兰德咨询推出客研咨询服务的初衷和目的。
5.从单体到生态
我们认为,房地产企业未来最核心的赚钱能力集中体现为“资本+内容”,其中价值链及产品、服务都是“内容”。
从增长方式到内容,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促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于是又延伸出一个问题:企业不可能永续(世界上还没一家这样的企业),那么怎样的企业才算是今后的好企业?
《房企战略百谈27:房市是个生态系统,企业要找到自己的生态位》中曾说到,每家企业都要在房市这个由不同主体、不同角色组成的生态系统中确定自己的卡位和生态位。试想,如果企业只是一个独立的单体,就像非洲草原上的一棵树或一个动物,那就太脆弱了,但如果自身就是个具有自生能力的“资本+内容”生态体,生命力就顽强多了,穿越周期的能力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可能性也就大多了。因此我们认为,构建“资本+内容”生态体才应是房企调整战略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最后要说的是,房地产赚钱的逻辑确实已经变了,企业要做的就是尽快调整到位。这个转变过程就像这样一个场景:原先,各家企业都在平缓的河流中,虽有竞争,但有敌无仇,而现在到入海口了,波涛汹涌,有些船已倾覆了,没倾覆的也大都晕船了……前行方向是哪儿,压舱石在哪儿,都要有答案了。

微信图片_20220314132713.jpg

 

 推荐阅读房企战略百谈系列文章:

1对时下未来房市的几个颠覆性认识

2. 房企类型划分:你属于哪类,你的坐标位在哪儿

3. 3亿、30亿、300亿、3000亿的房企有什么区别

4. 房企竞争格局:谁将胜出,谁将出局

......
......
......

30.如何前瞻性地做好市场布局

31.深耕八字诀:取势、明道、优术、担当

32.优化漏斗模型,优选对位项目

33.产品文化是产品力的源动力

34.客户与产品价值主张:不只是诉求,更是方向

35.产品体系及产品结构和产品线规划

36.如何打造有鲜明特色的明星产品系

37.产品创新与产品IP

38.产品标准化战略:宗旨、目标、机制和策略

39.产品实现:所见如所想

40.提高产品力的关键是“三对八点”

41.行业整会使服务商更受伤!所以切勿围观嘲笑,而应尽早做这三件事

42.如果二季度房市还不回暖呢?是不是有必要做最坏的打算?



上一篇:如果二季度房市还不回暖呢?是不是有必要做最坏的打算??
下一篇:房企提升产品力的100句至理金句 (上) | 一黑到底 此文阅止